澳鸟-全球资讯平台

你的文章就是头条
日常生活指南分享
首页 > 医疗

早产儿打嗝怎么办

早产儿打嗝可通过拍嗝、调整喂养姿势、腹部按摩、适度喂温水、使用益生菌等方式缓解。早产儿打嗝通常由胃肠功能未发育完善、喂养不当、吸入空气、胃食管反流、肠道菌群失衡等原因引起。

1、拍嗝

喂奶后将早产儿竖抱,头部靠于家长肩部,手掌呈空心状由下向上轻拍背部,帮助排出胃内空气。拍嗝时需注意力度轻柔,避免用力过猛导致不适。若拍嗝后仍频繁打嗝,可间隔几分钟重复进行。早产儿膈肌发育不成熟,拍嗝能有效减少膈肌痉挛。

2、调整喂养姿势

采用45度半卧位姿势喂养,喂奶时让早产儿头部略高于身体。奶瓶喂养时选择适合的奶嘴孔径,避免流速过快。母乳喂养时注意衔接姿势,减少空气吸入。每次喂奶量不宜过多,可增加喂养次数。喂养后保持体位20分钟再平放。

3、腹部按摩

掌心搓热后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按摩腹部,动作轻柔缓慢,每次持续5分钟。按摩可促进胃肠蠕动,帮助气体排出。操作前确保室温适宜,避免着凉。若按摩时早产儿出现哭闹或腹胀加重应立即停止。合并肠胀气时可配合屈腿压腹动作。

4、适度喂温水

打嗝频繁时可喂食少量37度左右的温开水,每次5毫升左右。温水能舒缓膈肌痉挛,但需注意避免过量导致水中毒。喂水后仍需拍嗝处理。早产儿肾功能较弱,每日喂水总量不宜超过30毫升,母乳喂养者通常无须额外补水。

5、使用益生菌

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、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、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。益生菌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,改善消化功能。使用时需用温水或奶液冲服,避免与抗生素同服。注意观察排便情况,出现腹泻需停药。

家长需密切观察早产儿打嗝频率及伴随症状,若出现拒奶、呕吐、呼吸急促等表现应及时就医。日常注意保暖避免受凉,喂养时保持环境安静。定期监测体重增长情况,按矫正月龄评估发育水平。避免过度包裹或摇晃,减少外界刺激。遵医嘱进行随访检查,必要时完善消化道造影等检查。
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修改。

分享到:更多 ()
来源:妇产科 编辑:boheyiliao

评论

留言/评论 共有条点评
昵称:
验证码:
匿名发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