澳鸟-全球资讯平台

你的文章就是头条
日常生活指南分享
首页 > 医疗

牙龈上长了个小疙瘩怎么回事

牙龈上长了个小疙瘩可能与牙龈炎、根尖周炎、口腔溃疡、黏液腺囊肿、牙龈瘤等因素有关,可通过口腔检查、药物治疗、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。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。

1、牙龈炎

牙龈炎多由牙菌斑堆积刺激牙龈导致,表现为牙龈红肿、触碰出血,可能形成炎性肉芽肿样小疙瘩。需通过超声波洁牙清除牙结石,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、西吡氯铵含片、甲硝唑口腔粘贴片控制感染。日常使用巴氏刷牙法,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。

2、根尖周炎

龋齿或牙外伤引发的根尖感染可形成瘘管,在对应牙龈处出现脓包样疙瘩。需拍摄牙片确认病灶,进行根管治疗清除坏死牙髓,配合头孢克洛分散片、奥硝唑胶囊抗感染。若牙体缺损严重可能需拔除患牙。

3、口腔溃疡

创伤性或复发性口腔溃疡在愈合期可能出现纤维增生性小结节,伴随灼痛感。可使用曲安奈德口腔软膏、氨来呫诺口腔贴片促进愈合,含漱康复新液减轻炎症。避免进食过硬过烫食物,补充维生素B族。

4、黏液腺囊肿

口腔小唾液腺导管阻塞后形成半透明囊泡,常见于下唇及牙龈,直径多小于1厘米。较小囊肿可观察随访,持续增大者需手术切除,配合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预防感染。术后避免舔舐伤口。

5、牙龈瘤

妊娠期激素变化或慢性刺激可能引发牙龈组织增生,形成红色质软肿物。妊娠性龈瘤分娩后多自行消退,其他类型需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。术后使用复方硼砂含漱液保持口腔清洁,定期复查排除复发。

日常应注意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牙龈边缘,避免使用牙签等尖锐物品刺激牙龈。增加猕猴桃、草莓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摄入,有助于维持牙龈健康。若疙瘩持续增大、出血或伴随牙齿松动,须立即就诊口腔颌面外科,排除颌骨囊肿或肿瘤性病变。术后患者应遵医嘱使用冲牙器维护口腔卫生,避免吸烟饮酒等影响愈合的不良习惯。
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或修改。

分享到:更多 ()
来源:口腔科 编辑:boheyiliao

评论

留言/评论 共有条点评
昵称:
验证码:
匿名发表